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6期第66期米其林指南三星餐廳「茶禪華」2020年秋,《米其林指南-東京》中,誕生了第一家日本三星中華料理餐廳-茶禪華。「茶禪華」(Sazenka)餐廳是迄今為止,日本唯一一家榮獲三星評價的中華料理餐廳,而且還是連續兩年。 作者. 草野美保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6期第66期氣泡酒品飲新象 香檳與prosecco市場區隔過去提到氣泡酒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形象高貴的法國香檳酒,酒色金黃或淡粉,呈現細緻持久氣泡及綿密泡沫,通常在重要節慶宴會開始時舉杯享用,象徵共同祝賀及開啟餐宴,之後佐餐多以無氣泡酒為主,或在年終聚餐後慶祝新年,日常生活中很少飲用。 作者. 蔡倩玟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6期第66期台灣米其林和公共政策來自法國、超過百年歷史的飲食評鑑《米其林指南》(以下簡稱米其林)來台灣發展五年了,除了仿效奧斯卡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倘若以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觀察,這本紅色小冊子究竟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發和想像? 作者. 楊豐銘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5期第65期麻辣熱與擔擔麵至今在日本各地,有過幾次受各國料理影響的「辣味料理」熱潮,不過大都是在年輕人之間流行了一時而已。然而,近年流行的麻辣口味,比如這次主題的「擔擔麵」,卻廣泛地在各個年齡層都很受歡迎。 作者. 草野美保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5期第65期清酒風潮在法國今年七月在巴黎的日本大使館舉辦第六屆日本酒(清酒、本格燒酎&泡盛)評鑑「Kura Master」頒獎典禮,本次參賽的作品數量創下歷年新高(清酒1143款參賽,最終約32%入選),已經成為推廣日本酒出口歐洲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作者. 蔡倩玟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5期第65期韓食世界化與《韓食振興法》台灣從五月開始實行《食農教育法》,主要目的包含強化在地農業、及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在本文中,我想提供韓國的例子做為參考,思考政府的政策可以如何協助保存與發揚飲食文化。 作者. 何撒娜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5期第65期食譜、香氣和香料如何散播香氣、讓人有賞心悅目的嗅覺感受,是當代飲食和烹飪的新顯學。重視飲食的當代環境,食譜被賦予有別於(或更勝於)烹飪功能的文本,期待能夠連結族裔、社群、性別、階級、政治、經濟等諸多人文社會關懷的討論。 作者. 楊豐銘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4期第64期葡萄美酒配餃子 日益彰顯的餃子主題餐廳隨著以餃子為主流的非中餐型餐飲店增加,提升了餃子在餐廳中的地位,特別是有些提供葡萄酒的餐廳,其經營理念特點就是瞄準女性顧客這類客群。 作者. 草野美保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4期第64期精選食材&食品 主廚分享廚藝理念為了度過疫情期間餐廳時開時關的窘境,法國各家主廚無不絞盡腦汁構思如何多角化經營增加營收,如製作外帶外送菜餚、撰寫食譜書、開設精選食材專售店(épicerie fine)或櫃位等。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培養出自己動手做菜的習慣,對於大廚掛保證的食品店也相當感興趣。 作者. 蔡倩玟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4期第64期《食農教育法》後的下一步?目前台灣所謂的食農教育,大多停留在幼稚園及小學階段,中學以後因為升學的壓力,基本上可說完全沒有食農教育的空間。同樣從事教育工作,我自己經過長期觀察之後,覺得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飲食教育的空間與時間。 作者. 何撒娜
食識與趨勢食識與趨勢第63期第63期疫後美食回歸 法國「雜食者-北方美食節」法國及歐洲許多國家經歷了兩年多疫情紛擾,目前已幾乎恢復之前的正常生活,許多活動也重張旗鼓,如多年來策劃國際飲食交流盛會的「雜食者」(Omnivore)飲食指南也開始規劃疫情後的美食節,最近的「雜食者-北方美食節」(Omnivore Nord)首次選擇在北邊濱海度假小城Le Touquet-Paris-Plage舉辦,2022年4月30日至5月2日為期三天,正逢勞動節連假,展現上法蘭西大區(les Hauts-de-France)及比利時的美食風貌,此區也剛好獲得2023年歐洲美食地區(Région Européenne de la Gastronomie)標章,美食節的各項節目正好可向大眾推介地區美食資源 作者. 蔡倩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