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
|
訂戶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會員登入/註冊
首頁
當期雜誌
各期專欄
熱門排行
訂閱雜誌
關於我們
目前位置:
首頁
>
各期專欄
>
地方滋味踏查
地方滋味踏查
共有
15
篇文章
排序依:
時間
瀏覽數
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
漫步大稻埕 飲食新風貌
2021/12/24
「大稻埕」是近來台灣最令人驚艷的「輕旅行」場域之一,原本就極富歷史人文特色的大稻埕,二次戰後因為傳統產業的沒落,加上台北市中心轉移,迪化街的人潮不再,許多廢棄老屋雜草叢生,遮掩了昔日的風華。然而,大稻埕的居民與商家多為世代居住於此,有著濃厚的家園意識,加上歷史古蹟保存的觀念在台灣社會逐漸普遍,政府也推出老屋新生的政策,鼓勵店家翻修與整建老屋,創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創與商業空間。
...
<全文>
老菜新吃 鯉魚The Carp
2021/12/24
每逢過年,餐桌上總有一道烏魚子配上青蒜,可說是最經典的吃法。在台北若要買烏魚子,相信許多人都會前往大稻埕,順便感受過節的氣息。
...
<全文>
前衛又傳統的蔬食餐酒館叁食山
2021/12/24
你的身邊也有吃素的朋友嗎?每當三五好友聚餐,若當中有人吃素,預訂餐廳勢必大費苦心。如果選一般餐廳,吃素朋友的選擇相當有限,如果選擇素食餐廳,想必吃葷的朋友會不開心,因為素食餐廳可能連蛋、奶,甚至調味料的五辛都不提供,更不用說是酒類了。
...
<全文>
百年碾米廠蛻變 稻舍食館
2021/12/24
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開設三間店鋪,開始大稻埕的商業活動。由於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大稻埕的北段,現迪化街一段近大橋頭捷運站(原大橋頭街),早年聚集了許多的土礱間(碾米廠)。葉守倫是碾米廠的第五代,對於米食文化有著特殊的情懷與堅持,循著兒時的記憶,在年逾百歲的紅磚洋樓裡,經營著米食主題餐廳「稻舍食館」。
...
<全文>
不只是咖啡廳 AKA café
2021/12/24
店不是店,餐廳不是餐廳,咖啡廳也不是咖啡廳。「AKA」的老闆朱苡俊(Neo)表示,若真要給AKA一個定位,我們比較想用「AKA Museum」來定義它。AKA珍惜每一位客戶,珍惜每一次與顧客接觸的機會。AKA想帶給顧客的是一種極致的宴會文化饗宴。
...
<全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末頁
熱門排行
1
美耐皿餐具對健康有害嗎?
2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3
舒肥+低溫烹調
4
台北君悅酒店 把員工當顧客來滿足
5
雞絲麵的由來
6
軟Q麵包的製作真相,它…健康嗎?
7
蟑螂、螞蟻也不吃的高湯
8
活締處理 讓魚變得好吃的祕密
9
認識品質改良劑
10
遵循日本料理「旬食」傳統 李淼文精「彩」呈現自助美食風華
首頁
當期雜誌
各期專欄
熱門排行
訂閱雜誌
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