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2期第82期不在餐廳的料理人從電視教學到YouTube、Instagram 及實體餐會,本專題聚焦料理人如何透過多元媒介傳遞料理知識與文化記憶。從傅培梅的經典教學到新世代廚人的創新實踐,見證料理如何在時代變遷中持續被學習、轉譯與分享。 作者. 林家豪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2期第82期時代的味道:台灣戰後到二十世紀末的食譜風景從紙本食譜到電視節目、補習班,再到數位圖文與短影音,台灣料理知識的傳播歷經多元媒介演進。本文回顧戰後至今食譜的形式與內容變遷,探索外省菜到台菜的演變軌跡,並思考數位時代下料理學習的新樣貌與未來可能。 作者. 潘宗億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2期第82期在快時代 王培仁寫下一本慢食譜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培仁家》以紙本食譜記錄真實的日常料理與生活記憶。王培仁與編輯吳偉民合作,收錄50道家常菜,從故事、火候到食材比例,用溫度與細節重現家的味道,打造一本能慢慢讀懂、真正學會的料理書。 作者. 劉亞涵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2期第82期大象主廚用Instagram 走進六十萬人的餐桌從Instagram 起家的「大象發福廚房」,以簡單圖像式食譜和真誠互動。大象主廚擅長將繁複料理化為三步驟家常菜,從線上教學到實體食譜書《會開瓦斯就會煮》,帶粉絲輕鬆煮出滿滿成就感的好味道。 作者. 賴郁薇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2期第82期以大同電鍋為媒 雲海嚴選將台灣味端上YouTube台裔主廚與創業者在美國推廣台灣料理,翻轉外界對台菜的刻板印象。從紐約餐廳到選物店「雲海嚴選」,再到料理頻道「好蒸氣」,他們用創意與熱情傳遞家鄉味,也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飲食文化與精神。探索台菜在國際舞台的崛起與文化認同之旅。 作者. 蔡萱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2期第82期細川亞衣 在料理教室實踐生活哲學日本料理家細川亞衣以貼近自然、傾聽食材的方式展現料理哲學,透過料理教室與創作空間「taishoji」,實踐生活即料理的理念。她不受食譜拘束,重視當下靈感與食材特性,創造出專屬的「一期一會」風味。 作者. 二瓶里美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1期第81期鐵罐裡的味道記憶台灣罐頭從殖民時代的產物,演變為民眾日常與情感連結的媒介,再到現代創新的代表,記錄了台灣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是一段被封存在罐頭裡的集體記憶。 作者. 陳靜宜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1期第81期還記得那支廣告嗎?罐頭怎麼說故事耳熟能詳的罐頭廣告台詞,不只是銷售話術,更成為台灣社會變遷與家庭情感的見證。從青葉滷肉到愛之味花生,再到紅鷹牌海底雞,這些廣告背後蘊藏的不只是產品,更是一代台灣人的成長記憶與情感連結。 作者. 陳靜宜、朱荔詡、童靜瑩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1期第81期寫下時代縮影 那些陪我們長大的罐頭罐頭在台灣不只是方便保存與快速料理的產品,它同時是經濟發展、家庭變遷、海外情感與政治宣傳的象徵。從廣達香的日常風景、帆船牌的鄉愁慰藉,到欣欣罐頭的戰地記憶,這些罐頭共同拼湊出台灣社會與產業發展的縮影。 作者. 陳靜宜、賴郁薇
專題企劃專題企劃第81期第81期五零年代廚娘 用罐頭講台灣味李姝慧述說罐頭不只是食物,更是情感的載體與文化的傳遞工具。從家庭記憶、留學陪伴,到工作交流、旅行紀念,再到地方文化的探索,罐頭體現了台灣飲食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成為連結過去與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重要媒介。 作者. 陳靜宜、李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