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
|
訂戶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會員登入/註冊
首頁
當期雜誌
各期專欄
熱門排行
訂閱雜誌
關於我們
目前位置:
首頁
>
各期專欄
>
專題企劃
專題企劃
共有
24
篇文章
排序依:
時間
瀏覽數
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
燒金路上的甜滋味 媽祖進香飴
2022/05/01
「去北港燒金」是老一輩資深香客對於參加「北港進香」的稱呼。日治時期,全島的媽祖信徒,往往將前往北港進香視為一輩子必須參加的一趟旅程,形成了一股進香風潮。隨著鐵道的開通,其交織的鐵路網也帶動了沿線的信仰發展,北部香客一般多以彰化南瑤宮、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作為進香的固定行程。
...
<全文>
有擺有保庇:祈福系零嘴的文化觀察
2022/05/01
台灣香火鼎盛的各大宮廟,在供桌上除了可見擺滿了鮮花素果,亦有琳瑯滿目的各式鹹、甜點心,像是「乖乖」、「旺旺」、「奇福餅乾」等台灣在地品牌零嘴。這類型的「祈福系零嘴」,無論是名稱諧音、包裝外觀及部分產品源起,與台灣在地信仰觀念、傳統價值有些許連結。
...
<全文>
芸彰牧場直送餐桌—品嘗台灣番薯牛滋味
2022/03/01
台灣人對於牛肉料理絕不陌生,大街小巷多有牛肉麵的招牌,不少老饕喜愛古早味沙茶牛肉爐,還有台南遠近馳名的溫體牛肉湯,年輕人則偏愛日式和牛燒肉的時尚,當然還有各式高級牛排。從歷史發展來看,台灣從早期甚少吃牛肉的農耕社會,轉變成當今種類繁多的牛肉菜餚,其變化確實相當有趣。
...
<全文>
洄游味蕾的魚鮮味 探尋風土條件的源頭
2022/03/01
「記得當年啊!騎著摩托車一路到台南找同學玩, 廟口大樹下的那碗虱目魚湯,真是好喝!沿海一望無際都是淺淺的魚塭,不曾吃過這麼好吃的虱目魚。」
...
<全文>
台灣米與風土價值—專訪顧瑋
2022/03/01
顧瑋身為一位食材探險家與女性創業家,生醫背景的她關注在地農產品的永續生產以及食物教育的議題,並推動許多特色品牌的成立,包括以果醬聞名的「在欉紅」、主打小農溯源食材的「土生土長」(On the Ground)、推出每日限定米食套餐的「泔米食堂」以及大稻埕的老宅咖啡COFE。為了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有效溝通的平台,顧瑋創立「社團法人台灣好食協會」,同時也發行以「米」為主題的刊物《米通信》,進行宜蘭、花蓮與台東的米作調查。
...
<全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末頁
熱門排行
1
美耐皿餐具對健康有害嗎?
2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3
舒肥+低溫烹調
4
台北君悅酒店 把員工當顧客來滿足
5
雞絲麵的由來
6
軟Q麵包的製作真相,它…健康嗎?
7
蟑螂、螞蟻也不吃的高湯
8
活締處理 讓魚變得好吃的祕密
9
認識品質改良劑
10
遵循日本料理「旬食」傳統 李淼文精「彩」呈現自助美食風華
首頁
當期雜誌
各期專欄
熱門排行
訂閱雜誌
關於我們